目前分類:群像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你認識薛岳之前,他就已經去世了。和其他的人一樣,你在那時並沒有觸及「悲傷」這樣的一個詞彙。那對你來說是遙遠的。你仍捧著椰子屋,讀著莊若公羽介寫的歌話和影評。沉迷在被重覆敘述而漸漸變形的Dead Poem Society的情節裡,收音機開著黃舒駿的歌,沒有人提起薛岳,那是我們記憶之外的一個蒼白的名字。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大部份聊起張洪量的朋友一樣,張洪量在1987年發行他的第一張專輯《祭文》的時候,我是錯過了。當然這是不能怪我的。那時我還是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正在一邊玩弄著超時空要塞的機器人模型,一邊口裡胡亂地哼著電視裡學來的片頭歌曲。我在那個時候當然也不知道,張洪量當時在《祭文》的卡帶封面上留著一頭凌亂微卷的蓬鬆短髮,完全空白的背景之前就只是他一張亮暗對比太過強烈的冷酷臉孔,斜眼地看著每個從販賣架上一一錯過他的顧客。卡帶裡的文案還寫著:「一位年輕的醫生唱快樂的祭文」。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在煩惱些什麼呢?親愛的。我聽著陳珊妮的這首歌時就想起嗯應該要寫一封信給你,告訴你一個午後的溫度。我正坐在一個看得見羅斯福路的窗子旁,車子流洩如一段被剪掉丟棄的電影膠卷快速地回轉相同的畫面。沒有盡頭,好像也不擁有任何記憶。也許那是因為影像和聲音隔絕了的關係。我和我的視線之間是一層玻璃,在走出去之前,暫時把我和這座城市以筆直的對角線,分別屬於完全相反的象限。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紅螞蟻合唱團的記憶,總是在我腦海裡漂浮著,但似乎那僅是一些彼此失散著的拼圖碎片,永遠無法在回憶裡拼湊成一面風景。而我想,因為那段歲月逝去得太快,我和它就這樣擦身而錯過,有些碎片是再也找不回來的了。我只有這樣的一張卡帶(連內附的歌詞文案都不見了)。而這張卡帶還是因為友人搬家時從床底下掃出來的,然後他輕易地就送給了我,似乎它不曾裝載過任何記憶和依戀一樣。我彷彿還記得那一天,在一個搬掉了所有事物的空洞的房間裡,我手上那個早已封塵的卡帶盒上,是純粹綠色的背景,襯著一隻原本應該很鮮艷而刺眼的,卻因為灰塵和刮垢而闇淡下來的紅色螞蟻。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樣的夏天,流行樂壇又開始製造一堆奇異的新人類、美少女美少男相爭在CD封套上擺出微笑、精選輯像傾巢而出的蜜蜂沾滿了甜膩的唱片架子、紅色和綠色的標籤彼此調侃著彼此……這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想起一些令人懷念的聲音,或許也夾著了當年一絲飄忽的情緒。鑽到人群沒那麼擁擠的地方,看見一些舊專輯還在,就站在那兒翻著翻著許久,彷彿這樣就可以把記憶溫習一遍。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七歲那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喜歡了陳昇的歌聲。好像那個時候,如果覺得流行音樂熱門得太膩人,至少也應該聽聽羅大佑或李宗盛,然而我卻喜歡了陳昇的歌聲。或許那一點都無關於任何的宣傳詞句,我已經記不得我跑去唱片店買了「放肆的情人」的因由,卻把那天的天氣給永久地留在了記憶裡面。我還記得那天太陽高挂在白雲出走的單色天空上,空氣都失去了溫度而凝滯了,卻把我氤氳而強迫地包裹住。我把「放肆的情人」塞進破舊的mono聲道的卡帶唱機裡,為了掩蓋電風扇的噪音,把音量扭得好大。音色很差的破唱機播放著零亂而粗魯的歌聲,不時間夾著嗓音失控的片句。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詮釋寂寞?我在想著這樣的問題並且用了整個下午的第四千個字和第三包泡麵和第十杯咖啡去企圖想像一個輪廓,終於我才察覺了自己的寂寞,像一個隱藏在表情後面而且還不斷嘲笑著的一個字眼,就坐在我的左邊。我正在對它搔著頭時,唱機傳遞著陳綺貞的搖擺的歌聲:「等待是白色的夢一般沉澱在咖啡杯最深處,一分又一秒的融化在胃裡頭,一杯又一杯的喝……」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你的呢喃根本無關於海洋,然而我還是無意間掀起了那片泛藍的記憶。很藍。藍得近乎黑色了。)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若英的最新專輯「我等你」主要延續了「很愛很愛你」的製作方式和選曲風格。當然這也許是因為「很愛很愛你」被廣大聽眾所接受後的食髓知味吧。陳昇站在劉若英的背後的時代似乎也永遠不再了。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昏時分店裡那個靠窗的位子上,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車燈和人潮,你安靜地坐在那裡看著整個城市虛浮的繁華,透明的玻璃把店裡的歌聲和外面的噪音分成二個明確的界限,然而彼此卻透過那層薄弱的玻璃互相對望著。最後一首歌「Somebody」的Ending琴聲漸漸低緩,然後終於變成了聽不見的耳語。你站起來走向角落的點唱機,又把整個手掌的十元硬幣都投了進去,叮叮咚咚連續墜落的聲音從點唱機裡清楚地傳來。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若英還沒出個人專輯的時候我在聽著陳昇的“別讓我哭”.那年我高二.生命在這樣的低霏的唱聲裡依然很快樂.喜歡把收音機開廿四小時.喜歡晚睡.喜歡一首叫做“冰點”的歌.我還記得.懶懶的躺在床上的那個午後.B-side的第一首歌.翻翻陳昇的歌詞.裡頭有一個不顯眼的名字.叫做劉若英.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在南洋商報寫陳姍妮呵。不管怎樣,那也是令人有點欣慰了不是嗎。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到廢五金的歌終於擺上cd店的架子上時我是高興的.繼糯米團、亂彈、瓢蟲……之後,廢五金也起步從pub裡的舞台上走入靡靡音樂的市場裡.看到台灣的地下音樂團體逐漸浮上台面總是一件好事.至少希望聽眾可以不再拘限於小眾之中的小眾.另一方面也看看這些地下樂團企圖接觸另一層的聽眾介面之後所做出的妥協和改變.(例如亂彈出專輯時他們的包裝不禁讓人想起日本少年樂團.所幸亂彈對於他們自己的音樂仍然是執著的.)
再說廢五金,這個樂團的四名成員從1992年開始出沒在台北的各個現場舞台上,其實早已累積了他們的音樂經驗.如果你曾經在pub裡或大安公園聽過他們的演出,你會感覺他們的狂野和激盪.也因此你便會發覺現場演出的廢五金和cd唱盤裡的廢五金之間的差距.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類音樂人原本是一大堆人而不只是周金亮張盛德友弟三個人而已的。那時“另類”這個詞還沒這麼流行(或濫用)。那時候另類音樂人的音樂並非現在大家現在認知下的“另類音樂”(alt-music),而主要是訴諸非主流的馬來西亞本土創作音樂。他們希望唱出自己的東西,企圖血併泛濫的港台音樂。那時候椰子屋的編輯裡也有的是另類音樂人的成員。那個時代除了另類這個團體,還有調色盤、激蕩工作坊、仙人掌...等等的創作團體。之中也有不少是學生樂團,熱鬧烘烘的。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記憶中的范曉萱從RAIN就開始了。有一些唱手是我看著他出第一張專輯到現在的。例如陳姍妮,例如陳昇,例如張洪量,例如黃舒駿……之中有些歌手我已經放棄再迷戀了,或者應該說有些歌手已經放棄了我這樣的聽眾了吧。至於范曉萱呢,從RAIN到自言自語到兒童歌到Darling……彷彿仍然在尋找她自己漂浮的定位。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呵呵,說真的當年周華健被喻為天王殺手時我是有一點高興的。我是有點排斥天王偶像的包裝啦,也不太喜歡他們的舞台表演方式。當然,這是一種偏見我並不否認。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扯長了,我的無奈抑或不知該如何呈現的表情。妳匆匆說,就這麼一煞那的事……是的,就間隔在我還熟睡的呼吸間。之前口是心非的mtv播放著,有人說終於哦,他要再出新專輯了。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在中學時聽些什麼.陳昇的舊歌是否在今天泛藍起來,生命中的精靈的李宗盛原來只在記憶中完好無損.誰又曾經有種.誰又曾經雁渡寒潭.那時我們的吉他輕吟些什麼.於是,總有人又悄悄唱起:“……那一年我將背影留給你們,敲著黃昏那鐘聲陣陣,誰會遺忘營火映照的淚痕……”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
有一個時期,他的唱片封套都是泛藍的.有時,藍得令人心疼.例如,你說,例如風箏裡的那首藍.藍色,天空和海洋的藍色.很遙遠,很飄渺.不說的話,就很難捉摸.被人賦予了憂鬱與苦澀的性格,而且不善於解釋.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