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
如果說這生命中存在的無奈太多,你要怎樣選擇?哦這是個極笨的問題,所以你無須回答。聳聳肩,苦笑一下吧,那是詮釋無奈最標準的表情。用來應付生命裡不斷的玩笑。
(二)
為什麼是大提琴?是因為在演奏的時候都會保持一種擁抱的姿勢嗎?一種寂寞而渴望的姿態。然後用穿著黑破襪的腳敲著節拍,避免發出聲音。沉默的話語,彷如一種情緒從不明言。

(三)
小孩是一種遺棄,大人也是。只是大人的遺棄是自己選擇的。音樂和家庭。小孩望著窗外,窗是不開的一種禁忌,鴿子就永遠飛不進來。所以寂靜,用封閉來換取。對不起,我說的不是共產主義。

(四)
你們的。我們的。窗子的木框成了一個界,兩邊是兩張國旗.或兩種語言,或兩個人。一種夾縫間的生存不管是掙扎或妥協是不是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哀和無奈?

(五)
生命,到底要如何去認識?打一通電話去問問死去的人,還是聽一段童話故事?小孩的認識由紙筆開始,大人說那是睡著了,只是沒有說就不再起來了。生命的接觸始於何時?始於怀孕的那一刻,還是始於棺木被送入焚化爐巨門轟隆一聲關上的那一刻?也許都是。紙上的棺木和鞋盒裡的那個傀儡小醜說,你看,你的死亡已被小孩看穿。

(六)
演奏一首輓歌,髹新墓碑的一段文字。是為別人做的,還是自己?一直在不斷粉飾一顆死亡的心的意義是什麼。小孩在冬天積雪的墓園裡玩耍。在一向冷冷的墓園裡,以及大人的心裡迥蕩不斷的笑聲。

(七)
遺失,不是遺棄。遺失了會想盡辦法去找。例如說一句話,既使要用一種自己不願使用的語言來說。而到了最後,大人遺棄了什麼呢,又遺失了什麼呢?那扇窗被小孩打開了……鴿子走了進來。

(八)
而所謂外界,是指窗外與窗內的距離嗎?是外頭行過的人與軍車,還是每夜睡前收音機裡傳來了聲音,才知道原來抗爭已經結束,街頭人潮呼喊口號。於小孩而言,“界”開始朦朧……然而人群根深蒂固的情緒卻正在高漲,這才是外界。

(九)
“愛你,卻讓我展開一生的逃亡。”

(十)
每個人都在無奈。大人寂寞的無奈,小孩被棄的無奈,生活的無奈,國界的無奈,時代的無奈,生命稍縱即逝的無奈,堅持的無奈……

(十一)
你的。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ystore 的頭像
    feystore

    廢庫房 feystore

    feyst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