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往高雄的最後一班車沒有歌聲 /by 陳珊妮
寫一首歌頌土地的台灣歌
唱這裡的人沒有靈魂
出一張唱片告訴大家原住民都是神
賺了三百多萬不和他們分
出賣土地的感情歌
出賣自己的靈魂
出賣思念故鄉的心情
不出賣新台幣的神棍
往高雄的最後一班車
載滿所有你心愛的女人
忘了她們眼睛頭髮皮膚的顏色
再也沒有清楚的歌聲
往高雄的最後一班車 沒有歌聲
也許,在台灣中文樂壇,原住民拿起麥克風走入流行音樂是開始於張惠妹。之後有新寶島康樂隊“第樹輯”的那個長髮兄(哦忘了他的名字了:p),然後有最近的動力火車……阿妹妹……
表面上給我們的感覺是:哦流行音樂裡對原住民也一視同仁。或說,哦原來原住民亦如一塊待開發的原礦。再深入一點的就是希望這一批歌手能夠更豐富樂壇。
然而,事實上,我們是否應該問:這些歌手有沒有必要標榜“原住民”這個標籤?還是,“原住民”這個標籤是否僅是虛有其表的一個圖騰?
動力火車上電視時,主持人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什麼人?”但是他們的音樂又關原住民什麼事?安插了一首帶點原住民味道的歌在專輯內又是什麼意義?張惠妹的“姐妹”專輯也有這種現象。然而他們並不願(也許是製作人不願吧)負起什麼傳播原住民音樂的使命。當然我們也並沒有要求誰得負這個“使命”。
然而這些歌手在宣傳上似乎都有意無意地牽涉上“原住民”這三個字...其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那種帶有點原住民味道的外型包裝又是什麼意義呢?原住民音樂絕不是他們所唱的那些流行曲。我只能預想:真可怕,“原住民”這三個字快變成下一個包裝新名詞了。
後記:
新寶島的長髮兄至少仍唱自己原住民的東西,但又有另一個迷思:這是一種把原住民音樂帶入都市的途徑?還是一種扼殺原住民音樂的原本精神的做法?我聽過一輯收入美國印地安原住民音樂的歌輯,重新remix的版本把原本的原住民音樂都給破壞無遺了。這是將原住民引入城市的失敗例子。當然,我不是指銷售數字。
寫一首歌頌土地的台灣歌
唱這裡的人沒有靈魂
出一張唱片告訴大家原住民都是神
賺了三百多萬不和他們分
出賣土地的感情歌
出賣自己的靈魂
出賣思念故鄉的心情
不出賣新台幣的神棍
往高雄的最後一班車
載滿所有你心愛的女人
忘了她們眼睛頭髮皮膚的顏色
再也沒有清楚的歌聲
往高雄的最後一班車 沒有歌聲
也許,在台灣中文樂壇,原住民拿起麥克風走入流行音樂是開始於張惠妹。之後有新寶島康樂隊“第樹輯”的那個長髮兄(哦忘了他的名字了:p),然後有最近的動力火車……阿妹妹……
表面上給我們的感覺是:哦流行音樂裡對原住民也一視同仁。或說,哦原來原住民亦如一塊待開發的原礦。再深入一點的就是希望這一批歌手能夠更豐富樂壇。
然而,事實上,我們是否應該問:這些歌手有沒有必要標榜“原住民”這個標籤?還是,“原住民”這個標籤是否僅是虛有其表的一個圖騰?
動力火車上電視時,主持人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什麼人?”但是他們的音樂又關原住民什麼事?安插了一首帶點原住民味道的歌在專輯內又是什麼意義?張惠妹的“姐妹”專輯也有這種現象。然而他們並不願(也許是製作人不願吧)負起什麼傳播原住民音樂的使命。當然我們也並沒有要求誰得負這個“使命”。
然而這些歌手在宣傳上似乎都有意無意地牽涉上“原住民”這三個字...其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那種帶有點原住民味道的外型包裝又是什麼意義呢?原住民音樂絕不是他們所唱的那些流行曲。我只能預想:真可怕,“原住民”這三個字快變成下一個包裝新名詞了。
後記:
新寶島的長髮兄至少仍唱自己原住民的東西,但又有另一個迷思:這是一種把原住民音樂帶入都市的途徑?還是一種扼殺原住民音樂的原本精神的做法?我聽過一輯收入美國印地安原住民音樂的歌輯,重新remix的版本把原本的原住民音樂都給破壞無遺了。這是將原住民引入城市的失敗例子。當然,我不是指銷售數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